•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FortuneNote

商務 媒體 財經

  • Home
  • About
  • Contact
  • Content
    • 人物訪談
    • 投資理財
    • 線下財富
    • 財富專欄
    • 求職招聘
    • 財富生活
    • FAQ
  • Services
  • Show Search
Hide Search
Home/投資理財/2020財年澳洲稅務最新政策和小生意應對方案

2020財年澳洲稅務最新政策和小生意應對方案

不知不覺2019-2020財政年度已經走過了一個季度。對於政府頒佈的新稅政策, 大家還在懵懵懂懂, 慢慢領悟當中,但其實這時候就已經應該好好坐下來和會計,根據新的財政政策,把接下來一年至兩年的家庭財務好好規劃一下了。因為稅務規劃,融資貸款,投資理財都是相互作用和影響的。

這篇文章我們就把2020財政年新稅政策的重要知識點提取出來, 逐一分析利弊和應對方案。

新的節稅政策到底幫您省了多少稅?

今年政府看起來頒佈了很多節稅政策,無論是個人還是生意,這當然對大家是好事。從政府角度來說,還是希望刺激經濟,提高內需,而且這次節稅重點對象放在了中高收入人群,他們才是有消費力的中堅力量。

2018—2019財務年收入八萬七以下的人需要繳納32.5%的稅,再加上2%的Medicare Levy,等於收入三萬七到八萬七這一檔位納稅人的稅率為34.5%。未來,政府還會逐年把八萬七慢慢提高到九萬直至十二萬,讓大部分納稅人的稅率都保持在34.5%這個檔位。

那麼政府給這個收入階層的納稅人什麼樣的稅收優惠了呢? 那就是middle income rebate。新政實施後,你會有大概$500多至$800多澳幣的額外稅務減免,這是在原有$445澳幣的低收入稅務減免的基礎上額外給予的減免。我前面提到的節稅政策趨勢,尤其是32.5%這一擋稅率,收入範圍到了2022年7月1日可能會調配到十二萬。

Payroll 新政策——利用科技進一步規範現金交易市場

新政里最讓人麻煩的就是single touch payroll。從2019年7月1日開始,如果各位是上班族,那麼可能有些僱主的payment summary就不會直接發給你了,取而代之的是您需要去myGov下載您的年度income statement。這是整個澳洲payroll體系的更新,簡單來說以後每一次的payroll,您的僱主都要即時同步地通過合規軟件把信息電子彙報給ATO。由於此體系的實施,使之前僱主遲交/不付養老金, 亦或為達到某種目的人為操控payroll的行為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對於小生意僱主們來說,每天的事情已經很多了。他們不僅要服務客戶,還要管理內部員工,處理日常記賬的工作,現在又要時時管理payroll。因此小生意僱主們通常會把財稅問題拖到最後來處理,然而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僱主拖延日常賬目信息的整理導致財務數據滯後,沒機會去及時判斷他們目前的生意狀況來調整生意策略,更不要提提前做好財務計划了,只能跟着感覺走,,有些節稅的可能也都一一錯過了。 小生意僱主們需要重視自家的財務系統流程,通過現代科技、提高效率、降低政府各個職能部門的審計,否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生意只能疲於應付、很難存活。

三萬塊資產設備直接抵稅,無需折舊分攤

這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它本不應該這樣複雜,也本不應該屢屢被當做噱頭來宣傳。

舉個簡單例子來解釋折舊分攤的概念,如果您花了$1000澳幣買了一台電腦,並假設這台電腦使用壽命為兩年。從會計和稅務的角度來操作,我們不能將這$1000費用直接在第一年全部抵稅的,只能分成兩個財務年來抵稅,所以在第一年的時候,這個電腦只能抵稅$500,第二年再抵稅另外$500。

現在政府為了簡化小生意的稅務記賬操作,購買折舊資產在三萬以內的話,直接全部抵稅。這就意味着,現在如果你花了三萬,那麼這三萬就能全部用來抵稅了。雖然新政對現金流有幫助,但它的效用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因為您今年把三萬都抵了,那麼到了第二個財務年您就沒得抵了。舉例來說,您的2018-2019財務年的報稅和繳稅截止時間是2020年5月份,到那個時候您的現金流早就應該是迴轉過來了。所以這個 「三萬塊資產設備直接抵稅」 的新政也就是一個早享受晚享受的問題,並不是一個多大的便宜。

養老金Super Fund,財富積累的好工具

養老金也是一個比較吸引眼球的話題,每當客戶聽到養老金是如何如何可以節稅的時候,都很興奮和感興趣, 但是一旦深入了解後,好多客戶都望而卻步了。究其原因一是怕麻煩、條件限制太多;二是享用回報周期太長,通常要等退休之後。政府之所以要給養老金體系這麼一個優惠的稅率,,其初衷也是要鼓勵大家提前儲蓄養老,否則到時候政府還是要承擔這個養老的社會責任,與其用財政收入來承擔這麼一比大的開支,還不如送個順水人情,稅率優惠聽起來更受選民愛戴。              

今年的亮點就是每年$25,000的super contribution抵稅上限是可以逐年累計疊加的,也就是上一年您沒有用完的$25,000上限是可以累計到下一個財政年度來使用,至多5年。前提是您的養老金賬戶餘額要先低於$500,000,這項政策同適用於上班族和生意創意人士。

養老金15%稅率相比還是比較低的,而且養老金投資產生的收益只有在您60歲左右退休以後,才是免稅的。如果您的家裡有一些老人剛從國內過來,有一定資產需要轉移到澳洲,養老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值得您好好地考慮一下。因為它是一個比較完整獨立的系統,涉及的內容和條款比較多,監管力度又非常地嚴格。對於您來說,確實值得花時間去了解和研究一下養老金投資。雖然您也可以用養老金去買房產,但是投資限制是非常地嚴格。

總而言之,政府的目前推行的財稅新政可以說是外松內緊。看似主題都是政府要還稅於民,但其監管力度較之前堪稱史無前例,利用科技手段和大數據,再加上CRS(簽署國公民金融信息互換報告)的實施,偷稅漏稅將變得難上加難,風險極大。政府社會福利的發放也將變得更為嚴苛的審核,靠政府過好生活的日子也是一去不復返,地主餘糧看來不多了。
每個看似「愚蠢」的決定,其實背後隱藏了無數的利益妥協和權衡,財政預算我想更是體現了這一點。成年人不講對錯,只說利弊。既然我們不能改變這些頒佈的政策,那就積極應對和提早規劃。澳洲雖然稅率高,但是通過根據個人情況合理的規劃和嚴格執行,都是可以達到預期要求的。

Share this:

  • Email

Like this:

Like Loading...

Written by:
fortunenote
Published on:
February 7, 2020
Thoughts:
No comments yet

Categories: 投資理財Tags: 2020財務年新稅政, middle income rebate, payroll, super fund, 折舊分攤, 父母移民, 生意買賣

Miniprogram-business

Reader Interactions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Primary Sidebar

Search our site

繁體簡體轉換

不轉換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Connect with us

Connect with us
Click here to subscribe
Click here to subscribe
Click here to subscribe

財富矩陣

491簽證 2022 BAS COVID-19 Dr NG FAQ jobkeeper 補助 Peter Russo Raywhite sunnybank Sunnybank Hills ultratune westpac 會計師 華人 華聯超市 小生意 小生意經營者 工作 布里斯班 廣告 律師 微信群里直播 房產 投資移民 投資 投資理財 招聘 政府招標 昆士蘭 澳和律業 澳洲 生意買賣 疫情 直播 租賃 移民 移民簽證 稅務 職場 職場建議 股票 補助 財富匯 財富筆記
Current Month
Current Month

Discover more

Get our Magazine Get Inspiration Get Connected
Click here to subscribe

Footer

FortuneNote

Suite 202, Building 10, Freeway Office Park
2728 Logan Road, Eight Mile Plains QLD 4113

@2008-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07 3060 0488 | info@fortunenote.com.au

Keep In Touch

  • Email
  • Facebook
  • LinkedIn
  • Phone
Liability limited by a scheme approved und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Legislation. 
  • 人物訪談
  • 投資理財
  • 線下財富
  • 財富專欄
  • 財富生活
  • Privacy Policy
  • FAQ
 

Loading Comments...
 

    X
    X
    X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