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FortuneNote

商務 媒體 財經

  • Home
  • About
  • Contact
  • Content
    • 人物訪談
    • 投資理財
    • 線下財富
    • 財富專欄
    • 求職招聘
    • 財富生活
    • FAQ
  • Services
  • Show Search
Hide Search
Home/投資理財/經歷了科技股跳水的美股澳股,究竟何去何從?

經歷了科技股跳水的美股澳股,究竟何去何從?

澳洲股市的弄潮兒們: 從這個月開始,財富筆記將會邀請來自Morgans Financial的投資理財顧問Jettie Fan為大家定期分享澳洲股市動向與總結。 希望大家能從中能獲取一些靈感,找到投資的機會,在專業人士的把關下, 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本文撰寫於9月7日星期一

八月澳洲股市回顧與分享

在經歷了8月份緊張的企業年報公布時期之後,作為 Morgans Financial 的投資顧問, 我們非常幸運的可以和上市公司的CEO和CFO直接交流。 在Morgans’ funds under management管理的資金超過600億澳幣,

所以,澳洲前50強的公司,以及數百家小型上市公司都會專門前來為Morgans 的投資顧問們做路演。 因為我的時間有限, 雖然不可能親自參加每一個公司的路演會議,但我仍會努力保證每天去聽2到3場。 展望未來的一個月,我的日程表中至少有100個這樣的公司會議。這樣的會議中確實會很容易發現很多投資機會。 上周四美國股市開始跳水,S&P 500下跌3.5%,Nadsaq下跌5%。你會發現這次調整的板塊都是今年漲幅最猛的板塊。這應該也讓您明白市場的風險在哪裡。

像往常一樣,在市場做調整的時候,人們總是想將它與某種原因聯繫起來,想去解釋股票為什麼在一天之內下跌5%-10%。 在一個火爆的股票交易市場中,賣方突然多於買方可能是最合理的解釋。 納斯達克下跌了5%,Zoom,Tesla(特斯拉)等股票下跌了10%。現在,Tesla上周下跌了20%。最近幾個月市場上發生了一些蠻讓人擔憂的事情,諸如「3 倍槓桿的FANG ETF」之類的產品變得非常流行。 我認為,適當的市場調整, 讓這些科技股冷卻下來些對整個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

我的感覺告訴我, 吹噓在科技股中可以「輕鬆賺錢」的散戶與當時投資者經歷的礦業急劇繁榮期十分相似,因此市場早晚需要對這些過熱的板塊進行調整。 上周五,我們的市場下跌了145點(2.4%),但所有的痛苦都在科技領域和BNPL (Buy now pay later ) 板塊。

下面表格是迄今為止ASX行業的表現,您可以很容易看出市場上的風險在哪裡。

Tech  科技  30.7%

Health  醫療 5.6%

Staples  必需消費品 5.5%

Cons Discretionary  非必需消費品 3.0%

Materials  材料  2.8%

Utilities   公共事業  -10.6%

Industrials  工業  -15.1%

Property  房地產 -15.4%

Financials (ex REITS)  金融 -20.1%

Energy  能源 -38.0%    

當市場上出現泡沫時,它將股票推至令人流淚的水平,如果那時候再買進的話, 並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使股票的價格和這個公司的真正估值匹配。

「1970年早期的 「Nifty Fifty 「股市泡沫見證了全球成長最快的公司以50-100倍的市盈率進行交易,然後在73/74崩盤中股價下跌了50-90%。其中許多公司(IBM,可口可樂,GE等)在股價下跌階段的財務報表其實都很漂亮。 對於那些在買在高點的投資者,這些股票對他們來說在今後的十幾年都沒有盈利, 雖然投資時限超過了15年後,投資者覺得最後的回報都還很不錯, 但是如果投資一個公司的股票超過15年才能開始獲利的話, 能長期堅持下來可能會比想像的難得多。

微軟 MSFT是一個離我們時間更近的例子,很多人把它稱作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之一,目前的市值已接近2萬億美元。 微軟當然不是一個泡沫股票,但曾經有一段時間是。 20年前,在上一個科技股泡沫中,微軟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在泡沫破裂之前,微軟在2000年3月創下每股60美元的高位。 與當時的大多數熱門特技股票不同,微軟在根本上是一個強大的高質量的公司,它在表現上從來沒有讓任何專業的分析師失望。 唯一改變的是投資者的情緒,消極的情緒讓股價在2000年下跌了70%,跌至每股20美元。

自2000年高峰以來,微軟從未有過一年出現銷售和凈利潤的負增長, 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也是如此,但是股價卻在科技股泡沫以後的10年裏面沒有任何增長。 在以60澳元的價格交易13年後,2012年微軟的股價僅為每股25美元,市盈率僅為11倍。實際上,直到2016年下半年,微軟才重新走到了2000年的高點。 從那以後,它幾乎翻了四倍,達到了220美元/股,再次成為世界第二大公司。甚至以當前的估值, 價格也算不上太昂貴,但這是一些很好的案例研究,說明某些股票的市值現在高得令人難以置信。

他們可能會繼續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者,並在將來開始大量獲利,但如果估值能成長到在泡沫中出現的高價,可能要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 如果偉大的微軟最後做到了,那麼特斯拉 Tesla,Zoom或Afterpay也是很有機會做到。 微軟經過16年的不間斷增長和產品擴展才恢復了2000年的高點。從這張圖表看,似乎很容易長期持有不放棄它, 但是這個過程真的是很難。教訓是,對於真正偉大的公司來說,值得等待!

Morgans Financial :澳洲最大的全面服務券商和財富管理公司。它擁有24萬個客戶,500 個投資顧問,和950名員工, 分公司遍及澳洲各個城市。37年來 憑藉雄厚的資源和實力為客戶積累的大量的財富。

如果您需要投資理財服務, 請聯繫 Morgans Financial 的資深投資顧問 Jettie Fan ( ASIC 授權代表#001255205, 註冊養老金理財師 SSA, 註冊會計師CA) If you need to resolve the above issues , please contact financial advisor Jettie Fan from Morgans Financial ( ASIC AR # #001255205, SMSF Specialist Advisor, Chartered Accountant)

想學習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請微信掃碼加入 Morgans Financial 的投資群

Share this:

  • Email

Like this:

Like Loading...

Written by:
fortunenote
Published on:
September 9, 2020
Thoughts:
No comments yet

Categories: 投資理財Tags: finance, morgan, stock

Miniprogram-business

Reader Interactions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Primary Sidebar

Search our site

繁體簡體轉換

不轉換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Connect with us

Connect with us
Click here to subscribe
Click here to subscribe
Click here to subscribe

財富矩陣

491簽證 2022 BAS COVID-19 Dr NG FAQ jobkeeper 補助 Peter Russo Raywhite sunnybank Sunnybank Hills ultratune westpac 會計師 華人 華聯超市 小生意 小生意經營者 工作 布里斯班 廣告 律師 微信群里直播 房產 投資移民 投資 投資理財 招聘 政府招標 昆士蘭 澳和律業 澳洲 生意買賣 疫情 直播 租賃 移民 移民簽證 稅務 職場 職場建議 股票 補助 財富匯 財富筆記
Current Month
Current Month

Discover more

Get our Magazine Get Inspiration Get Connected
Click here to subscribe

Footer

FortuneNote

Suite 202, Building 10, Freeway Office Park
2728 Logan Road, Eight Mile Plains QLD 4113

@2008-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07 3060 0488 | info@fortunenote.com.au

Keep In Touch

  • Email
  • Facebook
  • LinkedIn
  • Phone
Liability limited by a scheme approved und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Legislation. 
  • 人物訪談
  • 投資理財
  • 線下財富
  • 財富專欄
  • 財富生活
  • Privacy Policy
  • FAQ
 

Loading Comments...
 

    X
    X
    X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