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Note

智慧的父母都這麼教育孩子:適合4-9歲家庭的高質量陪伴全攻略

每當教育「磚家」開始大力宣傳讓父母們放下手機、放下工作、減少應酬、多陪伴孩子與他們一起成長時,馬上就會湧現一批質疑的聲音:養孩子成本那麼高,上名校、學才藝、送補習,哪一項不用花錢?佛性養娃,你敢嗎?自我提升和自我實現呢?父母天天在家,怎麼可能帶給孩子更好的視角和平台,讓他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作為父母,無需因此內疚和自責,增加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好好規劃,用自己有限的時間高效陪娃才是硬道理。這篇文章將全方位全攻略地提供父母高質量陪伴方案,讓你即便每天只有10分鐘陪伴孩子,也能將這10分鐘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讓孩子與你親密無間,比所謂的「朝夕相處」更有效。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存儲孩子的情感賬戶。好的親子關係,可以是:

⛳️什麼是高質量陪伴?

在一起的時間用來了解彼此的經歷、想法、感受和不斷變化的興趣,這能幫助父母和孩子建立穩定持久的關係。例如,當你給蹣跚學步的孩子洗澡時,或者與十幾歲的孩子在車裡暢談時,也可能會在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中。當你與孩子共度美好時光時,表明你珍視和欣賞你的孩子,通過微笑、笑聲、眼神交流、擁抱和溫柔的觸摸來傳達強有力的正面信息

曾經有位父親在聽完講座後,提出他與孩子之間難以解決的矛盾,每天工作結束還需要督促孩子改正不良習慣,孩子十分排斥,每次都以他的憤怒爆發和孩子的痛哭收場,如此難堪的場面,令他和孩子都十分痛苦。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處理此類情況呢?如果每天只能抽出有限的時間,該與孩子做什麼呢?

(1) 時間少於等於10分鐘

如果每天陪伴的時間少得可憐,就需要高度專註地陪伴孩子。無論孩子正在做什麼,看電視、打遊戲、吃飯、洗澡、做功課、玩玩具、看書,都放下手機,不帶任何評價地坐在他們身旁。調整到和他們一樣的呼吸頻率,想像一下自己回到他們的年齡,用孩子的眼睛來看這一切,和孩子一起做事。那麼沒過多久,他們就會打開話匣子,開始和你聊天,與你分享。如果孩子不想說話,就靜靜地陪在旁邊。

(2) 10-30分鐘

除了參照上文「少於10分鐘」的方法做,還可以適當親親抱抱孩子,和他們開始一對一的親密對話,聊聊今天在幼兒園或學校里發生的事,一起玩遊戲,看一本孩子喜歡的書,分享彼此的快樂。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向你遞來一本已經翻到爛、講到要吐的書,也請你耐心地打開再講一次。

這次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講訴,從後面開始講,用大灰狼、小白兔、小烏龜、小雞的聲音講述並增加趣味性。有時在陪伴的過程中,父母也可以向孩子提出幫忙,比如洗碗、做家務、做飯等,儘可能讓孩子一起做或模仿。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頻繁來打擾自己很煩,寧願讓孩子獨自玩Ipad和看電視,卻不知因此錯失了與孩子學習和高效陪伴的機會。切記!仍然不要帶任何評價!享受這個美好的親子時刻。

每天只有少於30分鐘陪伴孩子時間的家長,就不要企圖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糾正孩子生活上的小毛病,而是要增加孩子情感賬戶里的存款,留到將來出現非教不可的狀況時,再提情感賬戶的存款來用。

(3) 30分鐘-1小時

此時可以稍微加一點引導和調整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前兩步仍然要先完成,再開始這步的做法

例行程序的設置: 對於一個學齡期間的孩子來說,每天在例行程序中要考慮的內容是:吃飯、玩、作業、才藝(鋼琴/舞蹈/唱歌/繪畫/運動等)、閱讀、電子遊戲、收拾物品、睡覺、聊天。

找一個完整時間段,讓孩子將自己每天的例行程序計划出來。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用圖片,或者將每個項目進程變得更有趣,例如:是跳着去洗澡還是滾着去洗澡呢?能不能一起唱歌來收拾玩具呢?是用快樂的情緒來彈琴還是悲傷的情緒來彈呢?用繪本來建立例行程序,也是很好的方式,推薦以下繪本:

這樣做的好處是:

  1. 讓孩子每天的生活形成規律,產生穩定的期待,更容易安排,避免每天需要就幾點睡覺,幾點收拾房間的問題來回討論;
  2. 孩子更有自主性和獨立性,了解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負責;
  3. 父母也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不會因為偶爾的一次外出,就擔心孩子不好好做功課和練琴。

(4) 1小時以上

無論是建立關係,玩遊戲,讀繪本,還是建立例行程序,都有充分的時間實施,可以將規則設置的內容加進日常生活中。

⛳️規則的設置

讓父母更好地規範孩子的不當行為。克服不當行為是孩子學習良好行為的必經之路,父母的正確引導,能夠幫助孩子建立社會屬性,更好地讓他們適應集體環境,成為受歡迎的孩子。

設置時需要注意的是:

  1. 每次設置的規則不宜超過三條。這樣能避免太多規則引起孩子混亂,同時限制孩子的行動也會限制他們探索的能力;
  2. 規則儘可能不要提「不」。 例如,不能在家裡跑跳,不能在家大聲嚷嚷。這種規則應改為:在家裡要慢慢走,在家裡要用禮貌的方式說話;
  3. 規則應該經過事先討論和確定,切忌臨時設定規則。比如: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將他的飯碗取走,一直到明天早上都不能吃任何東西。這類帶懲罰性的規則,需要提前和孩子溝通並確認。
  4. 某些規則需要全家人共同遵守。比如:禮貌地說話,自己的東西收拾好,限制屏幕時間等。

當規則被破壞時,循序漸進地使用相應的後果

⛳️當規則被破壞時,循序漸進地使用相應的後果

  1. 引導式討論。提醒孩子是否記得我們的規則,如果記得,請按約定執行。如果孩子照做了,表揚他的表現。
  2. 清晰的指示。指示需要清晰和明確,同時給孩子時間消化。
  3. 用後果支持。如果孩子依舊保持不良行為,一直大喊大叫,不肯關電視,就需要用相應的後果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後果需要合理,同時要事先和孩子溝通。不要做無法實現的後果。難以實現的後果反而讓孩子以為只是恐嚇,也不會真正實施。總的來說,要切記一點:無論孩子的問題有多嚴重,都需要在增進親子關係後,再用其他方式來幫助孩子調整行為和情緒問題。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