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Note

華人,從不是澳洲的客人!而是主人! Steven Huang黃文毅從政24年,想和華人聊一聊。

在布里斯班,Steven Huang黃文毅,擁有一張民眾熟悉面孔,他的照片曾出現在街邊巨大的廣告牌上,出現在你隨手拿的報紙上,出現在你打開電腦瀏覽的網站上,或是你刷手機,彈出的媒體平台上。可他最讓你熟悉的,不是他作為布里斯班議員的身份,而是他在社區里,充滿激情而又忙碌的身影。

黃文毅在華人區Sunnybank辦公時,曾有過一個流傳的小故事。當年他辦公室的附近有一條十字路口,每個星期他都能固定的聽到,「嘣」一聲響,緊接着就是剎車聲,哀嚎聲,偶爾還夾雜着叫罵聲。是的,又出車禍了。

在這條車來車往,繁忙的十字路口,幾乎每個星期都會發生一起車禍,這讓黃文毅憂心忡忡,還沒等他想好應對方法。不堪其憂的附近居民反而率先向他遞上了呈請,直接提出訴求,想讓政府出資在這條車禍頻繁的十字路口,放置一個紅綠燈。做完研究調查後,黃文毅心裏清楚地明白,這個請願,辦不成。因為,裝置一個交通號誌,需要花費150萬澳幣。而交通號誌需要和全市的需求做比較,這條小小的十字路口,很顯然條件不足。

黃議員申請改造的馬路環島

思前想後的黃文毅告訴當地居民:「我們的情況是爭取不到紅綠燈的,但我們可以爭取建一圓環。」居民們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圓環沒用,堅持紅綠燈的訴求。黃文毅當然可以敷衍民眾,去申請紅綠燈,到時候批不下來,也能有交代。但他沒有這樣做,他開始規勸和遊說附近居民。他堅持自己的理念,與其花時間去爭取一個根本不可能爭取到的東西,不如試試別的解決方法。就這樣圓環順利批了下來,建好了之後,十字路口的車禍情況果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再也沒有民眾抱怨和投訴了。

那一刻,黃文毅領悟到自己職業的真諦,做議員,為人民做事,並不是看錢花得多不多,只要有一個願意做事情的態度,比爭取更多的錢,更重要。

另一個馬路環島改建

黃議員從政之路,源於母親的一個舉動和長輩的一句話

2020年,是Steven Huang黃文毅從政的第24年,他自1996年入自由黨。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就在今年,他又在選舉里獲得了連任。

他回憶自己的從政之路,是從小跟着母親去社區做活動和服務開始的,這也讓他因緣際會的結識了許多各黨的政治人物。大學畢業前,他認識了一位西人的自由自由黨前輩,他猛然發現自己的理念和自由黨很接近,「注重經濟,低稅率,小政府」。他熱血沸騰,動了從政的念頭。

選舉期間晒成黑炭

可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參政的,還是來自一位東南亞長輩的影響,這位前輩曾經經歷過他們國家裡的排華事件,他告訴黃文毅自己的故事和心路歷程,他說:「華人在政府和軍隊里,要有聲音。我們華人參政可以穩固華人在這邊的地位,這是一種發揚華人影響力的方式。」

競選陪跑,家逢突變,放棄政府活動

1997年就成為了候選人的黃文毅,雖然在從政初期異常的順利,可他的參政之路卻並不是一條康庄大道。入黨之後的他,努力工作,積極表現,在黨內爭取支持,在1998年和2001年均獲得了黨內的勝出,於是他代表自由黨出來競選。可惜兩次都只是陪跑,兩次都失敗了。黃文毅說:「雖然那時自己也挺努力的,但當時正是極右派的政黨一國黨高峰時候,自由黨的票都被他們分掉了。」

就在第二次選舉失敗的時候,黃文毅又遇了生活上變故,從小帶着他一起做社區服務的母親得了癌症,他作為長子,義不容辭,辭掉了所有的政府活動,專心照顧媽媽,並轉行做小生意,剛好碰上一個機會,和一個長輩學習海外採購,開始做國際貿易生意,方便照顧家裡。

然而之後的日子裏,他還是遵循自己的內心,聽到了政壇對他的召回。

考察十字路口改造工程

華人的聲音和力量,參政,從這一步開始

在澳洲,從政靠民主選舉,從做公共服務開始,建立口碑,然後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這是從政路上,最紮實的做法。

「定居在澳洲,就是澳洲的一分子,從政就是積极參与國家未來的決定。」這是黃文毅內心的聲音。20多年來,他看到華人的影響力在與日俱增,尤其是在社會上和商業上都獲得的成就,華人在主流社會上,不再是一個封閉自守的民族。在國政上,華人應該要表達出我們對這個國家,這個州,這個市,這個社區的想法。

疫情期間與華人社區一起送防護用品到本地醫院

黃文毅未來四年有個計劃,由於自己選區變大,他正在積極地居民做特定的規劃。經過他寄信到每一戶的收集調查發現,如今他所在的社區,居民最希望的是能和周遭的社區產生連接。於是在社區的規划上,黃文毅偏向於投放腳踏車以及修建單車道等。因為在都市發展時,所有人都希望人和人距離可以拉的更接近。

與童子軍一起燒烤

參政路上,黃文毅的眼淚

華人移民,作為一個跨兩個文化的民族,常常會擔憂自己無法融入當地文化,黃文毅卻不這麼看。他覺得所有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大家住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個環境里,關注的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比如公共設施,衣食住行,公共政策等,這些是不分族群和文化背景的,都是大家每天的點滴生活,是人類這個族群的共同嚮往。

黃文毅分享過他參政路上的一次流淚。曾經有一個澳洲母親哭着找到她,她告訴黃文毅,自己有一個殘障孩子,行動不便,沒有辦法像社區里的其他孩子一樣,周末和放學後在公園裡玩遊樂設施,無法和別的孩子一起在藍天陽光下歡笑,沒有辦法得到和別的小孩子一樣的童年。」黃文毅聽後深受觸動,立刻着手開始辦,他花了一段時間,仔細研究和挑選適當的公園,因為殘障小朋友需要的地理條件不同,做無障礙遊樂設施的地方,要更加平坦。

一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找地方,規劃,採購,預算,從一開始到終於達成,過程極具挑戰性。等到終於建成,一次下班的路上,黃文毅看到那個殘障的孩子在玩公園設施,母親在不遠處的時,他突然流淚了,因為一切都值得了。

參政,不是權利,是義務,

參政的工作有宏觀和微觀部分。大到公共交通,土地開發,基礎建設,環保等等。小到鄰里糾紛,隔壁的樹擋到我家陽光這類事。無論大小黃文毅一直積極的和選民溝通,時刻了解居民們眼中,社區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黃文毅的眼中,他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華人參政,他願意完全分享自己的經驗,並針對他們的想法,給出一些建議,他支持低稅率,自由貿易和小政府。但如果有人更支持高福利,政府積極地參與人民的生活等,他就會給出參加工黨的建議。每個人對國家的發展都有不同的想法,人民可以自由的選擇,不管參加那一邊,黃文毅都願意針對不同的信念,提出他能給出的最好建議。

在他周圍,他覺得很多華人都沒有當主人的心態,「我們已經移民,我們不是客人,參政不只是我們的權利,更是我們的義務。參與國家的建設,我們有義務對我們國家的未來做出規劃。千萬不要認為這個不關我的事情。錯了。這是關係到所有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