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Note

命中注定的合伙人

實際上,正如人生中其他的選擇一樣,創業關乎的只是一個選擇,在合適的時機同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對於澳仁德合來說,創業是一種緣分,一種同類相吸的神秘定律。

一切要從一次普通飛行之旅談起

很多年前的一天,馬連澤坐飛機回國,同鄰座閑聊得知這位先生的女婿,一位名叫王海洋的年輕人和自己一樣,都在布里斯班攻讀法律專業。順水推舟,馬連澤便主動提出,認識一下這位師弟。當然如此短暫的相交,並沒有給兩人過多的交集,對馬連澤來說,王海洋只是熟面孔一張。而對王海洋來說,馬連澤也只是電話簿里新添加的一個聯繫人。慢慢地,彼此也就淡忘了。

攝影: H4 Photography

可世間的事,就是這麼的玄妙。幾年後的一天,遼寧省藝術團來布里斯班演出,心細的馬連澤想到王海洋是遼寧人,就請他來看演出。演出當天,事雜人多,應接不暇的馬連澤並沒特別關注王海洋,甚至不知道他坐哪裡。

可機緣還是如期而至,演出過半時,舞台上的表演者突然高喊着需要台下上來一位群眾演員,共同完成演出,可現場並無人響應,場面有些尷尬。正愁着,就聽見一個中氣十足爽朗的聲音:我來!

這個人正是王海洋,他大步上台,完全不怯場,配合默契,讓演出的氣氛瞬間達到了頂點。這一舉動讓馬連澤對他刮目相看,這人有勇氣,敢擔當,做事有分寸,他懂得在什麼樣的場合,進和退,藏和露。類似今晚的場合,他露了,一為救場,看得出此人性格極好。二能即興融入,看得出此人情商高,會隨機應變。可謂是既有勇氣又有能力。

也就在這一刻,緣分的齒輪,在兩人不知不覺中轉動了起來。

志同道合者必將走到一起。幾年後,王海洋加盟了馬連澤的移民公司,兩位惺惺相惜的好兄弟從此攜手闖出了一片新天地。時至今日,馬連澤還會高興地說:「事實證明,我選他就是選對了,沒有海洋,就沒有公司今天蓬勃發展的局面」

而在王海洋的視線里,馬連澤有四種形象

說來有趣,同樣的問題你拿去問王海洋,他則有屬於自己的視角。在王海洋的注視里,馬連澤有很多面。他看馬連澤的第一面形象是「大哥」。在他眼中,馬連澤交友廣闊,待人誠懇,身上瀰漫著一種「要帶着一幫兄弟姐妹在澳洲更好生活」的大哥磁場,觀之可親,讓人信任。

同時,這種氣質里還帶着些許堅毅的風格,成就了海洋視線中他的第二種形象,「社團領袖」。王海洋說自己,「其實一直對社團的人抱有偏見,很多人都是沽名釣譽,挺沒勁的。但大哥的所作所為完全打破了我的成見,他是真的很善良,他做了很多別人不知道的小事,是只有我們這些在他身邊的人才能看到。他是當之無愧的社團領袖,昆州的一位標杆人物。」

然而他又不僅僅如此,馬連澤身上的第三種形象被王海洋定義為「一個很好的合伙人」,海洋認識的馬連澤工作態度嚴謹,經驗豐富,給公司(澳仁德合)帶來了很好的指導。

所以,王海洋認為馬連澤的第四種形象最為真摯,也最難能可貴「他是個很好的人」。在很多人的眼裡,成功是在聚光燈下,振臂一揮,對很多人講很多厲害的事。但其實在聚光燈照不到的地方,那些默默做着很小的事,一步步踐行自己對社會責任的承諾,才是真英雄。

這讓王海洋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以前的自己每次去做公益,心裏想的都是,能多來點案子(生意)做。可自從認識了馬連澤,他就慢慢地學會了馬連澤的話:「有能力的時候,應該多為社會做點貢獻。」

現在,王海洋在公司繼續傳承這樣的精神,用他的原話:「以前大哥帶着我做公益,我現在帶着員工一起做。」

於是,澳仁德合出現了

澳仁德合這家公司是王海洋新建的。對於以前的馬連澤來說,公益的事比賺錢的事重要得多。以前的他,每年就只接幾個案子,他忙於對房地產的開發,以及一系列的社會工作,對移民的工作一直沒有拓展,只是出於一些自己的客戶,或認識的人,有時候甚至是順手免費的做移民這項工作。

直到王海洋加入後,就成了正規的移民公司,並選擇了投資移民作為主要方向。五年來,他們兢兢業業,累積口碑,紮根專業,時至今日,澳仁德合已經成為了一家有口皆碑的專業處理各類移民的公司。

在公司運營中,王海洋是帶領團隊衝鋒陷陣的大將軍,他把公司打理得有條不紊,和團隊完美配合。只要是公司接下的案子,無論大小,他都實時追蹤每一條案子的進度,手把手地培訓員工。而馬連澤則是運籌帷幄的大軍師,他一般不介入一線處理案件,他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照顧客戶安居樂業上,比如幫助客戶更快更好地融入澳大利亞。兩人相輔相成,完美配合,打造出了自己公司最精髓的企業文化。

馬連澤認為企業文化的第一要素是意識到我們是做什麼的。他認為公司歸根到底是做服務的,但又和一般的服務有區別。在他的認知里,客戶和自己的利益需求是不對等的,移民到異國他鄉是人生重大決定,對客戶以及他們背後的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人生劇烈的改變。可對我們來說,只是若干律師費的收入問題,同客戶人生轉折的重大利益需求相比,我們的利益太微不足道了。每一位員工都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理心去理解每一位客戶,必須把客戶的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就會激發出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

這也是當了老闆的王海洋,始終堅持對員工貫徹高標準嚴要求的初心。他總說:「當你對移民法熟悉後,你和別人的區別,就是需要花時間和心思在客戶的案件上。如果你做的不上心,案子上會直接體現出來。如果你考慮的範圍比客戶還細緻,按照移民法和審查官的習慣做格式,那麼你每個遞交到移民的案子都將是一目了然,毫無問題。這就是我們案子到移民局那裡都是一次過的秘訣。」

只要接下任何一個案子,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只有做到這樣,結果不好,自己心裏才沒任何負擔。如果沒盡到最大的努力,那麼萬一出了問題,心裏就是有罪的,因為你對不起你的客戶。

除此之外,他們還把售後服務做到了極致,除了法律上的內容,日常生活的協助成了他們不斷拓展的新領域,比如子女入學,就醫,買房,就業等。

攝影: H4 Photography

在馬連澤的長時間的移民服務過程中,曾遇到過很多中國移民者,經歷了很多不必要的波折和陷阱,找到他時,已在經濟和精神上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折磨,遍體鱗傷。那一刻他意識到:「雖然他們在中國很成功,可到了新國家,因為語言障礙,體系的不理解,人生地不熟。其實他們是很脆弱,很茫然無措的一群人。如果有幸遇到善良人指點,對於移民和生活就順暢些,可若是遇到惡意引導,乃至於對澳洲產生誤解,滋生出強烈的挫敗感。」這也是後來他成立一家非營利的機構,華助中心的初衷,為了幫助新移民融入澳大利亞,讓他們少走彎路。

他不喜歡律師那種有正反方對抗型的工作,律師需要毫無立場的代表當事人。他是個比較重情感的性情中人。他剛做律師時跟過一些官司,給他帶來了道德上的一種糾結,無論官司輸贏,他都法獲得喜悅,沒有感到正義得到了伸張的那種暢快。

馬連澤說:「我比較看重和客戶的關係,也更看重對客戶能有所幫助。」

馬連澤曾經坦率地說過:「移民法除了非常特別的案子,沒有什麼高深的知識在裏面,移民這塊最重要是責任心。要捫心自問,是不是能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能把客戶的利益當成自己的利益?只有當我們的利益嵌合到客戶的利益後,我們才會發現,我們不僅是做好了一個案子也交下了一生的朋友。」

攝影: H4 Photography

王海洋:是時候主動走到公眾面前

雖說移民法不難,但移民很難。這方面王海洋是最好的解答。提到王海洋的專業,從合伙人到公司員工再到客戶,都是讚不絕口。他也自信地提出了「30分鐘論」 。他說: 「只要一位之前找過很多律師,並已做好移民決定的客戶找到我,我大概需要3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將整個澳大利亞的簽證體系講得非常清楚,他幾乎都不會走。」

因為專業,因為夠硬氣,以前的王海洋以不打廣告為榮。大部分的客戶都來源口口相傳以及一些合作方的推薦。可有段時間他突然意識到,不打廣告其實有很不負責的一面。由於之前他接到過很多案子,都是中間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輾轉多次才找到他,客戶時常對他說:「我從來沒聽過你們,早點認識你就好了。」王海洋突然發現,如果自己不做廣告,那不就是等於把一些客戶推到了深淵,因為客戶找不到你,只能碰不好的律師,從而把事情搞砸了。所以現在的王海洋,儘可能地希望大家都知道他、了解他。

攝影: H4 Photography

任何一位專業的律師做到一個高度後,都會意識到,一個人是做不完,也做不好的。王海洋以前一個人做3個案子,做得好,客戶滿意度也很高。後來一個人做10個案子,案子還是做得好,可客戶滿意度就沒那麼高了。因為客戶時常找不到他了。於是身份的轉換自然而然的就開始了,建團隊,當老闆,不能想當然,而是到了一個階段,需要有團隊加入,自己也要學習去管理。

澳仁德合的2+4,抵過千軍萬馬

這就是近來換了大辦公室,招了年輕人,組建了團隊,蓬勃向上的澳仁德合。除了兩位合伙人,馬連澤和王海洋。還有4位幹練敏捷的員工: Audrey Lin律師、Scarlet Chen、Sybil Zheng和Mia Guo

攝影: H4 Photography

提及公司環境和工作氛圍,她們四人都認為公司是有團魂的「凝聚、向上、互助」是組成這股力量的基石。她們親切的叫王海洋,洋哥。比起一個公司,這裡更像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Audrey Lin告訴我們,王海洋是她很欣賞的大學學長,她知道洋哥業務強,所以毅然加入。她喜歡這個井然有序,既有對細節的把控,同時又有遠見的團隊。她說「我們做商業移民,對於客戶實際需要的生意經驗,從不僅只局限眼前,而是會真正結合方方面面為客戶考慮到長遠,做生意長遠。」 Audrey喜歡這樣的工作氛圍,讓她覺得能把自己的專業發揮在向上而有意義的事里。

Scarlet Chen亦是如此,她把洋哥看成自己的導師。想到自己剛來時,什麼都不懂,是公司的全方位培養,讓她一點點學習才有了今天的成績,這樣的正能量一直溫暖着她。尤其是她最近剛生了孩子,王海洋和整個團隊對她支持,讓她異常感動。疫情期間,她是第一個被趕回家上班的人,洋哥還把她的生育假延到最長,期間為她扛下了所有沒有,完全沒有打擾她顧孩子,點點滴滴讓她在這個友愛的大家庭里努力成長。

同樣有這種感覺的,還有Sybil Zheng。她說自己被王海洋的工作狀態給吸引住了。他會讓人覺得他做的工作,特別有意思。Sybil不是移民或法律專業出身,在公司學到了很多東西,影響了她,讓她也喜歡上這一行,重新去讀了移民,未來也要把這行業當成她的事業。

由於接觸財務,Sybil說這些年,在洋哥的領導下,公司發展的特別好,她清晰地看到了公司業務的增長。她喜歡公司的企業文化,她說:「有時候一些移民公司會劍走偏鋒,但洋哥他們會教我們職業道德,讓我覺得很安心,不做對自己有傷害的事。他會堅持,不會因為案子小,收錢少就不認真對待,他維護我們,有事自己扛。關心我們,給我們有長期穩定的培訓體制。我覺得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Mia Guo也說過類似的話,她說: 「洋哥營造出了這個感覺,團隊像家一樣,而且做事特別有動力」 ,有一個案子本身很難,客戶還有經濟困難,洋哥用自己的專業和高效的溝通,讓客戶相信他。等了十個月,終於等到了好結果,客戶都開心地哭了。這個客戶不居住在布里斯班的,還特意飛過來請我們吃飯。她覺得洋哥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所以,當我們從澳仁德合資移民公司走出來,腦海中都出現了一副揮之不去的畫面:士氣高昂,意氣風發,甚至有種看了一部熱血的電影感覺。我們都感嘆,這樣的公司真是神奇,像是有一種魔法在維繫,也好似有一種緣分在牽引。我們想如果人生有幸事,職場有捷徑,那應該就是他們所營造出來那副盛景:「找對人,走對路,做對事。」

攝影: H4 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