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Note

職業貸款經紀人白鷗——八年金融服務生涯的兩個神奇時刻

網絡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是一名男子因買不起房,被准丈母娘棒打鴛鴦,他苦惱不已,遂跑到當地有名的寺廟尋求大師的點化。說明來意後,大師給他寫下了「43725678」這幾個數字。男子含淚疑問:「大師,您是讓我攢夠這些錢,就能買房了嗎?」大師慢條斯理地說:「施主,老衲是讓你打這個電話,找一個職業貸款人,問問貸款需要什麼手續。」所以,貸款到底需要什麼手續呢?

買房要貸款,貸款來買房。似乎已經成為全人類達成的一種共識。然而由於申請房屋貸款的過程過於複雜,使得在澳洲,有大約29%的澳洲人推遲購買房產。還有大約58%經驗豐富的購房者,即使他們已經買了不止一套房,卻依然表示,自己根本不清楚銀行在房屋貸款申請評估標準是什麼。

因此在銀行和客戶之間出現了職業的第三方,專門申請貸款的Broker(職業貸款經紀人)。他們角色明顯,任務清晰。然而有趣的是在澳洲,人們對Broker(職業貸款)這個工種,曾經出現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印象。

一種是認為Broker不需要存在,找他們辦理貸款多此一舉,不如直接去銀行辦理,還能繞開Broker的傭金拿到更好的利率。另一種則極為相反,他們認為Broker非常重要,如果想多貸點錢就一定要找Broker,他們堅信沒有貸不到的錢,只有做不到的Broker。銀行只能給你最正規的方案,但Broker卻可以幫你走上貸款捷徑這條康庄大道。

那麼,到底哪一種才是Broker真實的樣貌呢?

帶着這樣的疑問和不解,我們找到了來自昆士蘭眾力信貸公司,擁有八年金融服務經驗的專業貸款經紀人William Bai白鷗,他就曾切身的經歷過這兩種神奇的時刻。

第一種:不被需要的Broker

七年前,William在Westpac(西太銀行)工作,當時他主要負責貸款業務。做了三年後,他遇上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便離開銀行開始創業,2015年他正式成立了蘭眾力信貸公司,主營為客戶們做金融服務,簡單來說就是broker。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離職,卻影響了一位想要買第二套房子的王先生。

王先生七年前曾經在Westpac找William辦理過貸款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第二年的時候,他想要買第二房作為投資。這一次他還是輕車熟路的找到Westpac,想要找之前給他辦理第一套房的銀行工作人員William繼續幫自己辦理貸款,他甚至還做了一些功課,有自己的準備和計劃包括第一套房的一些轉貸和抵押等。

可到了銀行後,王先生才發現William已經離職了。Westpac新安排的Banker並不完全了解王先生的情況,他需要從頭來過的再細細的說一次自己情況,這讓王先生處於一種很懵的狀態。因為在他的認知里,銀行的工作人員也應該有自己的備份,服務到底。他已經是第二次來辦理業務,應該在溝通上更有效率,也更加能夠「對症下藥」。

這就好比王先生以為自己去的是私人醫院,醫生對他的身體情況早已記錄在案,彼此熟悉了解,什麼葯能吃,什麼階段還不到吃藥的時候,都一清二楚。而他現在的感覺,彷彿是去了公立醫院,從頭開始排隊問診,終於見到醫生後,醫生卻對他的狀況一無所知,一堆堆的問題,一段段的評估,一條條的測試,又要從頭開始找原因做測試。事與願違,王先生原本以為去銀行找Banker是最直接和簡單的做法,一個本身想要簡單的初衷,反而變得極為複雜。王先生第一次感覺到,他可能需要一位一站式服務到底的Broker。

因為貸款在澳大利亞看上去很美好:低利率、稅務優惠、負扣稅、首次置業福利等良好政策的實行。但實際操作起來,很可能未來會出現無窮無盡的問題,要轉貸了?突然還不上了?最合適的還款方式?繼續投資買房?降息了?出新政策了?等等一系列複雜,繁瑣的貸款過程。而在這其中,銀行很少能給到你滿意的「售後服務」。

鐵打的銀行,流水的員工。Banker流動性高,上個月還和你對接的Banker,也許下個月就離職了。即使有一個從一而終的工作人員為你辦理好貸款,他也沒有精力繼續跟進,因為在在銀行這個工作體系的架構中,工作人員只需要做完這單,完成這一指標,達成自己的業績後,他和你的關係就可以畫上句號,從此兩人形同陌路。所以MFAA(Mortgage & Finance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在一份問卷調查中顯示:

甚至,最讓買二套房的王先生意難平的是,除去「售後服務」,Broker往往反而可以申請到更低的利率。因為Broker賺銀行的錢,Banker拿銀行發的工資,相較之下,Broker的立場反而偏向借款人,畢竟最大化自己客戶的利益,也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所以這就出現了:

第二種:太被需要的Broker

別人做不了,不敢做的,Broker就能做敢做…嗎?曾經William有過這樣的一個客戶李小姐,她在準備買房貸款時,剛好換了新的工作,這是一個全新的工作領域,李小姐剛入職兩周。她想申請Westpac的貸款,可是Westpac要求工作最少是做過三個月。如果李小姐自己去Westpac找Banker,那麼她貸不到款。可William卻能貸到款,因為William知道可以換一家銀行。

為配偶簽證糾結趙先生找銀行貸款,結果被告知只能貸很少,直到找到Broker才知道自己有一些材料準備的並不完善。持有有工作簽證485錢小姐去銀行問貸款,感覺太麻煩以為自己不會被批,直到找到靠譜的Broker才發現,原來自己完全諮詢錯了方向。

所以,對Broker過分的期待和解讀會造成這個職業的消亡。因為Broker存在的意義是發掘你自身的條件,他們並不會憑空捏造,他們依靠你根本無法獲得的豐富行業資訊和以及各類型貸款經驗,根據借貸人自身的條件和情況,從數十家經其認可的貸方中尋求最佳的交易或評級。

大多數的職業貸款經紀人都是獨立的,他們會獲得20至40多家貸方的認可,Broker從不支持任何一家貸方,他們是借貸人最好的盟友。所以專業的職業貸款經紀人,是「能做」而不是「敢做」。隨着這個行業的正規化,「敢做」Broker都被淘汰了。而「能做」則來源於行業經驗和日常的累積。

最優秀的Broker(職業貸款人)能最大限度的從銀行提出你未來的錢,但他們拿不出不屬於你的錢。當然曾經僥倖拿出過的,現在都已經不再是一名Broker了。從事這個行業8年的William,看過很多人進入這個行業,又離開這個行業。他認為這個職業有一個檢驗的標杆就是,「要做滿三年的,Broker這個職業才是穩定的。」

而一個了解真正你情況的Broker,才能在貸款的道路上托你一把,才能在以後的歲月里一直陪伴你。他們不能直接產生錢,但他們卻是錢的搬運工,而且是在每次你最需要錢的時候,把錢最大可能的搬到你手上。